通俗一点:有先例,不要怕!现在改的话,多丢脸啊!! 明明是偏向顾璋的话,但燕先竹就是有法子说得圆滑又好听,好像是“我真的是全心全意在为皇上您考虑啊” ,每一点都让人感觉发自肺腑,又说到人心里。 顾璋竖起耳朵听:学到了,学到了! 紧接着,李成也站出来支持顾璋,实在是惊掉了一众保守派的顽固人士眼球。 你到底被顾瑶光那小子灌了什么迷魂汤?这种事也支持他,站在他那边? 顾璋美滋滋。 他就说这些人是口是心非吧? 昨天因为被文武百官判定为“顾璋同党”而生气,还纷纷怒放话说:“再去你府邸上我就不姓×!”“兔子都知道不吃窝边草,你小子专坑身边人!” 今天还是和他站在一队,这不是口是心非是什么! 他这么善良的人,果然吸引的都是善良的大好人啊。 事情最终还是定下了。 连明盛帝也不想朝令夕改,还放弃这么多人才。 看看前十就知道了,虽然女子人数少,但是个个都实力不俗,不容小觑。 这场热闹了大半年,轰轰烈烈的大戏,最终以这样令人惊诧却又好像理所当然的方式结尾。 顾璋也打算收拾收拾结尾了,他带了三年学生已经够够了,生活不能这么一直平淡没有变化,他要去远航,要去自由地浪! 他在学校里挑了挑,譬如荆苍这种并不想为官,而且大蒜素、青霉素制作提取实验正在关键时刻的人,就直接留校,兼任夫子。 留校的挑选一批,都是人情世故太差,或者年纪太小的,日后招新生,维持学校运转,当夫子,批作业……就是他们的活了! 顾璋把这些活甩出去,甩得心安理得。别的他也许不是擅长,当甩手掌柜他称第一,绝对没人敢称第一。 出一出嘴皮子,大方向上把控住了,远程看顾一下就好。 等诸多收尾事项安排好之后,这一批能去各地任职的学子,还有两百人左右。 顾璋便去找戎景山这个吏部左侍郎。 戎景山黑脸,企图六亲不认道:“哪有这般放肆的道理?竟然还让他们自己挑选任地!这绝对不行。” 顾璋就和他哥俩好的讲道理,表示你们吏部的人知道他们擅长什么吗?知道技术人员要在自己熟悉的环境才能更好发挥才能,激发灵感吗?要是安排坏了,到了地方也没什么成就,既耽搁了人才,又耽搁了百姓。 他最知道怎么对付戎景山这种责任感超强,又摆着一副六亲不认脸的人 了:“那些苦苦盼着天工学子的百姓,满怀期待地等来了人,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结果努力了却失望,没有收获,你想想那场面……” 顾璋说得可怜极了,好像那些百姓被伤透了心,就差哀鸿遍野了。 戎景山听不下去,直接打断他道:“够了。”他去请示行了吧! 明盛帝自然同意,前面那么多都同意了,要是因为最后这点小事闹得没效果,那才让人难受得心痛。 “天工学子要到各地任职了!不是朝廷分配,是学子们自己选自己想去的地方!” 这消息一传开,各地百姓都炸锅了。 他们谁不知道,这三年里,除了顾璋亲自带队去巡视的六个都府之外,就是天工学子的家乡变化最大,受益最多。 有的产量有所提升,有的开了厂房,还有的有了赚钱的行业,那些地方的人日子过得可比原来舒服多了! 当初天工学校招生的时候,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人去,但是最后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人考试留下。 有的地方,倒霉催的一个人都没有留下! 这些地方的百姓,不知道多羡慕!尤其是听说原本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比不上自己地方的百姓,有的买牛了,有的盖房了,一年到头收的粮食比原来多多了,怎么能不羡慕? 发现原本同样水平的商人,因为抓住了天工学子带来的契机,一飞冲天,如今资产已经不是自己可以比拟的,怎么能不眼红? 三年前积极想要当地官员抢顾璋的百姓们,又坐不住的去衙门去找人了。 “大人,天工学子能来我们这儿当官吗?” “顾大人只有一个,实在是太难求到了,但是天工学子有近两百个,咱们努努力,肯定还是有希望的!” “是啊,大人,您想想法子,大伙求您了。看看周围都府的百姓过的什么日子,我们这日子过得实在是又苦又没滋味。” 被人群围住的衙门口的大人:“……” 难道他不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