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十余天后,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腊月二十八, 过年把面发。腊月二十九, 过年去打酒。这些过年习俗多与祈福有关, 类似于“福”,“禄”, “吉”的谐音, 褚行和褚振元顺着习俗在家忙碌了许久,到了过年这几天,贴对联, 扫尘拜年的习俗也是一天都没有少。
对联是褚振元亲手写的, 左边一副新春如意多富贵,右边一副佳节平安添吉祥, 横批福喜盈门。
下午午时刚过, 两人就熬了一锅面糊糊,先贴了院门的两幅春联,后又按照房门贴了福字和桃符, 待到晚饭之前,两人刚刚找好第二天要穿的新衣,热热闹闹的随着临近几户人家热闹了一会儿。
晚间,樊素霞过来给两人送饭。
往常两人都是去樊素霞家吃, 但今天不同,按照樊素霞的说法,家里以后又不是不住人了,这年头年尾的两顿饭, 还是要在自己家里吃,示意家里有余粮,祈求来年顺利平安,这都是老一辈人一些讨吉祥的说法,褚振元自己不甚在意,谢过樊素霞后,就拎着竹篮把饭菜端回了屋里。
吃完饭,两人又一同去给原身父母兄嫂的牌位磕了头上了香,早先两人刚来的时候,已经去了后山给原身父母兄嫂的墓添坟修草,这四年来,当年新立的墓碑此时已经多了一些污渍,长了一些青苔,看着墓碑上岁月侵袭的痕迹,两人跪在一旁感慨良多。
新年新气象,过年,在景朝上下,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事情。
大年三十这天晚上,村里人不再似往常一样早早吹灯休息,反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小孩子们成群结队的在村子里东奔西跑,一些热闹的人家也围满了一些聊天说话的人。
褚振元在村里熟悉的人不多,亲戚虽然有,但是除了大伯母一家,其余两个伯父伯母都是势利浅薄的人,自以前和三伯母闹掰之后,也就不怎么联系了。
两人上完香,在院子中默默站了一会儿就往大伯母家走去。
刚进门,就能透过窗户看到里面影影绰绰的人影,褚振元笑了笑,拎着手上的糕饼走了进去。
“振元,庭庭。”两人进了屋,褚虎林就笑着指着身旁的凳子道:“吃完饭了?快坐。”他手上还沾着面粉,面前是一盆拌好的肉馅,屋里烧着炭火,暖烘烘的。
褚振元笑了笑,顺手把糕饼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和褚行一起坐下后才道:“怎么不见大娘?”
“我娘说趁着年跟前找几个相熟的人,商量着年后把房子推了重盖,你来前才刚刚出去。”樊莹莹大着肚子靠坐在床上,她已经怀孕九个月了,看样子孩子出生也就这几天的事。
褚虎林也笑着道:“天阔三岁多了,如今莹莹肚子里这个又快生了,我和莹莹就想着这次把房子盖好些,给孩子们留一份产业。”
褚振元点点头:“是该为着以后打算,家里银钱可够?”
“够了,存了这几年的银子,盖房子是尽够了。”褚虎林一边说一边包着饺子,“如果不够,按我娘的性子,也不会想着出去找叔伯们帮忙,肯定得再存两年。”
褚行从外面洗了洗手,也坐在一旁帮忙。
“那就好,不够你提前说。”褚振元想了想,年后他就打算去元凌府了,到时候褚虎林不一定能找到他,“都是自家人,别到时候和大娘犯了难。”
“足够了。”樊莹莹靠在床上笑了笑:“振元你不用担心。”
她说完微微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以真心换真心,褚虎林自小没了父亲,从小一直是樊素霞一个女人撑着家,加上几个叔伯势利眼,樊素霞又比较强势自立,所以在村里也没有可以仪仗的人家,樊莹莹嫁过来之前,褚虎林与褚振元家里关系如何她不清楚,但是嫁过来后,就她看见的,褚振元是个极其好相与的亲戚,这些年来她家受了褚振元不少好处,这些她们一家都记在心里,和他们相比,褚振元一不缺吃穿,二不缺金银,他们也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所以就只在一些细微的地方默默的做着。
褚振元去县城这一年,不用来信,每到扫撒祭拜的时候,他们在祭拜完家里长辈之后,都会去给褚振元家里烧上一些纸钱,逢年过节的也会在墓前放上一些贡品,褚振元家里面更是会经常打扫通风,晾晒一些衣服被褥,这些看着都是一些小事,但亲戚之间的感情除了血脉,往往就是这样相处出来的。
褚振元听后便放下心来,他朝着屋里打量了一圈问道:“天阔呢,怎么不见他?”
“天刚黑就被一河领出去玩了,估计还得疯一会儿呢,不像你家庭庭,这么老实听话。”
褚一河,褚振元二伯母家里的一个小辈,自樊素霞家里做生意好了之后,她曾经冷漠自私的二弟三弟两家反而热情了起来,樊素霞对他们的行为看不上眼,但是对小辈还是比较和蔼的。
褚行闻言抬头笑了笑:“我多大了,怎么还能像天阔一样。”
樊莹莹捂嘴笑道:“过完年你也就才七岁,说的好似自己多大了一样。”
褚行舔舔嘴,不知道如何反驳又默默包起了饺子,樊莹莹笑的声音更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