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而来的风掀动衣襟,宋皎看着桌上的那本《尚书方要》。
手臂上的伤时不时地隐隐作痛,仿佛在提醒着她,此时已非彼时。
徐广陵的声音从开始到戛然停下,消失不见。
宋皎只等他说完了,才缓缓地吁了口气。
她盯着书上那几个大气端正的字,当初赵南瑭送她这本书的时候,她高兴了足足三天,但是细细琢磨后,却又觉着惶恐。
这本《尚书方要》所记录的,乃是前朝几位明相的事迹、功绩,以及他们足以指导后世的言行,曾被朝中众人誉为必读之圭臬,也是进身向上的必学之法道。
豫王别的不送,偏送她这个,自然不是一个巧合而已。
她已然读了无数遍,虽自诩并无尚书之才,但每次读的时候必有所得。
宋皎暗想这已是好的,读书而有心得,算来也未曾辜负了豫王殿下送书之谊。
然风云突变,到底是全盘的辜负了。
现在这本书,她仿佛都不能留了。
她深深地呼吸,身后并无响动,大概是徐广陵在等她的回答。
宋皎本是不想提起那天之事,但自己将要走了,索性同他说一说,也叫他彻底放下。
“徐兄,你且听我说罢。”她开了口,听到身后仿佛有轻微的一声响,她并没有在意。
手指在那本方要上轻轻地划过,宋皎道:“说实话,颜府的事发生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陷于如此困境之中,我更没想到,会跟王爷到了如今这种、说句不好听的,仿佛你死我活的地步,这实在非我所愿。至于那块……丝帕,王爷确实是误会了我,可这又怎样?已然发生的不可挽回,你也很不用想着叫我去解释,或者求一求之类的。——你不明白,王爷心里自有一道坎,他过不去那道坎,我也不想他过,我只能自己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王爷眼前干净,我也落得自在。”
指尖在《尚书方要》上轻轻地点了点,像是划定了一个句号。
宋皎继续说道:“至于其他的,也很不用再提了,只能说是阴差阳错罢了。”
她慢慢地,把心里所想的话说了出来。
随之而出的,是微微抬头吁出的一口气。
这样的话,徐广陵应该不会再问、从此也不会再劝了吧。
宋皎瞥了眼那本书,微微一笑:“罢了,不如别说这些扫兴……”
——“谁是其他的。”
毫无预兆,无声无息,身后响起了这么一句话。
声音微冷,透着些不怒自威之意。
这个声音,宋皎已然很熟悉了,她确信自己没听错,但却不能相信,此刻,现在,此地……这个人会突然出现!
她猛地转过身来!
果不其然她看见那个人,宋皎的身体本能地向后一仰,踉跄倒退,幸而身后的书架将她撑住了。
在她面前的,赫然竟正是太子殿下赵仪瑄。
宋皎的眼睛从他暗沉微冷的眸子移开,左右张皇,竟不知往哪里打量。
但她已然发现,原本在屋内的徐广陵竟然不见了?
她简直如同做梦:“徐……”
刚要问徐广陵哪里去了,却又及时刹住:“殿下您怎么……怎么在这儿?”
在宋皎想来,此刻赵仪瑄还在霁阊行宫呢。
连御史台的人都知道了,太子身体微恙,如今正在行宫内休养。从来皇室的人前去行宫,最少最少要留半个月的。
毕竟,曾有过先朝皇帝在行宫足足住了半年才返回京内的记录。
她简直怀疑太子是有遁地之术,不然怎会神出鬼没到这种地步。
先前在宫中,赵仪瑄听从了诸葛嵩跟盛公公的劝阻,先去面见了皇帝。
果然,皇帝对于他这么快返回京内也觉着奇怪,问道:“好不容易请旨出去了,为何一转眼就又回来了?那伤如何?敢情你这休养都在路上了!”
赵仪瑄一本正经地鬼扯起来:“行宫空旷,儿臣独居,父皇也不在,更没有什么人气儿的,好不容易小舅舅去了,他偏要回来,儿臣便索性同他一起回来了。”
偏偏的太子的鬼扯会戳中皇帝的心意,皇帝把这当做太子心里有牵挂自己的意思。
正明皇帝笑了笑,并没有再追问,只道:“这可是胡闹,别的不说,倘若你的伤处不妥又怎么样?太医怎么说?”
身后跟着的几个太医赶紧禀明,幸而太子身体向来极好,伤口恢复的虽慢些,但只要别再磕碰绽裂之类的,等天气稍微一冷,便会好的极快。
皇帝问过了这些,外头报说张国舅求见。
张藻进了殿内,山呼万岁,皇帝望着他意气飞扬之态,笑道:“你先前自称富贵闲人,朕看,简直是个闲云野鹤的仙人了,这京内谁还有你受用?跑到江南玩了这么久,连朕也忍不住要羡慕。”
张藻笑道:“皇上容禀,先前臣跟太子说过了,这次臣去江南乃是做个开路先锋,他日,若皇上想要微服私访,臣也可以做个识途老马。”
皇帝大笑道:“倘若朕能跟你一样无事一身轻,自自在在随心所欲的就好了。”
张藻看了眼旁边的赵仪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