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其他类型>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第 59 章 明末下(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9 章 明末下(完)(2 / 8)

初蒙古被打回漠北老家之后,再也不能随意享受那些丝绸锦缎,也没有了心灵手巧的织工绣娘给他们做衣服,自然无法维持元朝繁复华美的衣冠。

所以明末时的蒙古服装,受制于草原蒙古社会较落后的生产力,在裁剪上大为简约,衣料也恢复到宋时“氊毳革”的旧貌,和元朝大不相同。

明代萧大亨所著《夷俗记》记载蒙古帽衣:“今观诸夷,皆祝发而右衽也。其人自幼至老,发皆削去,独存脑后寸许为一小辫,余发稍长即剪之。唯冬月不剪,贵其暖也......其帽如我大帽,而制特小,仅可以覆额……制以毡,或以皮,或以麦草为辫,绕而成之,如南方农人之麦笠然......衣以皮为之。近奉

贡惟谨,我恒赐之金段文绮,故其部夷亦或有衣锦服绣者。其酋首愈以为荣也……”

简而言之,就是一朝回到发达前。

自元朝以来,女真逐渐蒙古化,所以满洲衣冠并不是一种原生的“女真衣冠”,反而在最初的时候大致等同明末的蒙古衣冠。

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后为了联合蒙古,也经常强调蒙古与女真衣冠骑射类同,所以剃发易服这个政策并没有对蒙古强制执行,就是因为这本来就是儿子学爹啊哈哈哈。】

崇祯看向一旁的卢象升,卢象升盯着天幕仔细辨认了一下,回道:“回陛下,确实与现今建奴的发饰颇为类似。”

【现在的有些人啊,看到明初胡风没有除尽时的那些衣服,跟最初的满洲服饰有一些相似的款式,就在那里狺狺狂吠,说什么:“这就是汉服本来的发展方向”。

这么能洗地,不去扫大街可惜了。】

朱棣很生气,他怒道:“我汉家衣冠巍冠博带,怎么能是那些披发左衽的蛮子能比的。”

朕倒要看看,是谁说这种背祖忘宗的屁话!

【其实在带清还没入关的时候,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辽东地区的剃发易服政策就执行的很严格。

原因也很简单。

在辽东的汉人,无论是沦为包衣阿哈——也就是家奴,还是作为普通庶民,在样貌上和他们保持一致,就能在交战的时候让明军分不出来,会被袭击后金地界的明军不分良莠地斩杀。即便逃归明朝一方,也容易被明军士兵以为“投虏”而杀良冒功,被迫依附于后金,断绝复归母国的念想。】

杀良冒功,确实是边军讨赏的一种手段,因此辽东的那些汉人甚至更畏惧大明的边军而不是建奴。

这一点,崇祯也是知道的。

只不过……他在此之前连养兵都很艰难,更没办法进行这种深入管理了。

【这样的政策能够实行,一方面是因为后金开始处于明朝及其属国的朝鲜包围之下,且明朝不断实行堡垒推进战略,并从海上对后金国土加以袭扰。极大的国防压力让后金长期保持危机感,为了避免“变生于内”,防止治下汉人与明朝联系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因此政策执行态度十分坚决,毫不妥协。

再加上辽东汉人本来就比关内就少得多,又经过努尔哈赤时期的屠杀,即便包含历次入关从内地掳掠的人口,也尚未达到后金管制和约束的能力界限,因此也不担心无法压制由此产生的反抗。】

一边听天幕的讲述,崇祯一边翻出了之前记录的地图,发现确实如天幕所说,辽东被山海关、蒙古和朝鲜包围在其中。

朝鲜有多废物看看万历时期的倭乱就知道了,那是一点都指望不上的。还是要靠辽南的东江军,才有可能袭扰建奴的后方!

崇祯本来想让卢象升抄了张家堡之后拱卫京畿地区,毕竟天幕已经说了,建奴会有五次叩边来劫掠。然后让孙传庭去治理那些民变。记得天幕说过,闯王高迎祥就是孙传庭擒获的,李自成被堵

在山峡也靠他的策略。

但现在……崇祯有些犹豫,他在考虑要不要让孙传庭去重建东江军,先全力对付这些建奴!

【但是入关之后就没那么简单了。

事实上,不仅是带清,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极其看重衣冠制度。而我带清需要统治大量与己衣冠形式不同的民众,所以更加具有高度敏感性。

带清刚入关的时候,多尔衮就曾质问冯铨等人“到底是念你旧主”,并说“比如封赏如今亲王,你们未必谢”。而衣冠发式这种高度敏感性的形式,也就被带清视为区别明朝与清朝的重要制度,因此在清廷重下剃发令的过程中,才会不断强调“明制”与“本朝制度”。】

朱元璋问向刘基:“爱卿有何看法?”

刘伯温起身拱手道:“陛下,臣读史书,发现金朝在占领中原后,也出过类似剃发易服的政策,也是民变四起。只不过那时的南宋尚且有北伐的斗志,在江南虎视眈眈,金朝为了安抚民众,所以取消了。之后金朝迅速腐化,蒙古猛然崛起,金朝再也没机会实施了。”

朱元璋点点头,表示受教。

他也要严厉执行去胡风的政策才行。

【崇祯十七年的五月初二,也就是李自成的永昌元年、带清的顺治元年,多尔衮进北京,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薙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要求其治下所有内地州县全部实行剃发易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