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董天的地盘,理应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董天对于这些也并没有太过关注。
真正让他关注的只有一件事。
借粮。
与民间百姓借粮
当日,在天子紧急召开的朝会上,蔡邕向群臣、世家发起募捐后不久。
由李儒起草的借粮公文也纷纷张贴在市井间热闹的大街小巷、勾栏酒馆里。
由于在当时,普通的民众的文化程度极其有限,能读书认字的少的可怜。
所以,往往在张贴公文之处还会令站一名朝廷之人,在旁朗诵。
以告知周围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今年大旱,兖州饥荒,数百万百姓……”
在公文的旁边一位穿着官服的儒生大声地诵读着公文上的内容。
很快便引起了周围许多百姓的围观和议论。
“征粮?兖州饥荒?”
“兖州饥荒与我们司隶有什么关系?我们的手里可没有什么捐出去的粮,自己吃还嫌不够呢!”
“散了散了,没什么好看的,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要募捐去找那些有钱有粮的世家去,我们穷苦百姓哪里能有余量?”
这是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听到公文时的反应,
一个个皱着眉头,满脸的不爽。
这里的所有人都是苦怕了,也穷怕了。
好不容易这两年的生活好了一点,就要向他们征粮?
这怎么可能!
“不对,你们听征粮的是大将军!这公文是大将军写的!”
“大将军?这是大将军在为兖州征粮?”
初听到这个消息的百姓们都是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