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上海滩哪里工人最多,就不得不提到沪西。
提到沪西,就不能不说一下小沙渡。
这里棉纺厂众多,大量的产业工人聚集在此地。原本的一个小小渡口自日本资本进入后,从此就成为了日本纺织业的代名词。
十几年来商业持续发展,使之成为沪西商业兴旺地区之一,里弄住宅密集,商肆林立,而这里还有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大自鸣钟。
原是日本内外棉建造的一个纪念塔,高达14米,塔上设置报时钟,人称“大自鸣钟”。大自鸣钟每隔十五分钟必鸣,声震数里,远近可闻。
人们已经习惯了它的整刻鸣响,但今天早晨,它又有了新的变化。
“妈妈,钟楼上有个暴露狂。”一个小女孩扯着自已母亲的衣袖脆生生说道。
现在正是早上七点,上班的高峰时刻,越来越多的人们看见了大自鸣钟上的奇怪变化,驻足停留,议论纷纷。
“钟上有个人!”
“穿着个尿布,肯定是日本人!”
“好白......”
“这么高,掉下来吓死个人。”
“谁搞的恶作剧啊,会出人命的。”
眼尖的人已经惊呼出来:“那不是报纸上登的那个失踪的日本人吗,怎么被挂在这儿了。”
钟盘略下部位置,一坨白肉被绑成了耶稣受难的样子,手脚处被麻绳深深勒进肉里形成一道道缝,然后又被满溢的肉填充过去,像是整个人被胶水粘在后面的十字木桩上。
宫崎的头无力低垂着,还陷入沉睡中,只有那木桩随着细风的吹过在无规则地晃悠着,伴随着很轻微的摩擦声。
如果有人能凑近看得话就能发现木桩上部被一根细绳捆扎着,另一端则是通过钟盘的指针中心间隙钻进了鼓钟的齿轮室。
有懂行的人已经挤出人群,狂奔向报社,新鲜出炉的一手消息,怎么也值几个大洋吧。
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大自鸣钟上挂了一个白胖子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到半个小时已经传遍整个上海滩,给这个闷热的早晨带来了别样的凉爽。
收到消息的各大记者露出狂喜。
原本宫崎失踪事件的热度已几近消失,后面大概也是不了了之,现在报刊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平津的战场上去了。
大自鸣钟挂了个人?垃圾消息,没有价值,估计是恶作剧,不想去。
是个白胖子?这还有点意思,有多白?比哥萨克美人还白?那快走!
什么!挂上面的人是宫崎?
传消息的人只看见记者骑的自行车消失在一片沸腾的烟尘中。
当松本乘坐的车辆缓缓驶来,钟塔下早已是人头攒动,众人仿佛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疾病,纷纷仰头凝视着。记者们早已占据了有利位置,快门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欢声笑语、闪光灯的闪烁、民众们洋溢的热闹气氛以及那醒目的白色身影,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深深印刻在松本的脑海中。他刚一下车,便感到一阵恍惚,血压似乎也在瞬间攀升,愤怒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几乎可以预见到,明天的报纸上将会如何对他进行冷嘲热讽。
就在这时,一群人围拢过来,他们都是附近日资工厂的老板或管理层。看到松本的到来,他们不约而同地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八嘎!你们就在这儿干看着吗?”松本怒气冲冲地指着他们,手指颤抖着,“你们简直把帝国的颜面都丢尽了!快把他放下来!”
这些老板这才如梦初醒,急忙呼喊着人前往钟楼大门。
“打不开,门被反锁了。”
“滚开!”小林龙介脾气暴躁,一把推开几人,掏出手枪对着门栓连开数枪。
然而,门依旧纹丝不动。
小林尴尬地收起枪,恰好行动队的人不知从哪里找来榔头,开始猛烈地敲打起来。
铛——
7点45分,钟声再次响起。
或许是这震耳欲聋的钟声唤醒了宫崎,又或者是刘松风调制的“迷烟”药效已过,宫崎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他感到头痛欲裂,脚下仿佛踩在棉花上,浑身上下都传来阵阵疼痛……这是怎么回事?我在哪里?
当宫崎恢复意识后,他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尖叫。
“啊——”
“救命!”
“亚麻跌!”
底下的民众一副看好戏的模样,发出一阵哄笑。
一个满脸沧桑的老农将烟斗放在鞋底敲了敲,自顾自地说了一句:“这洋人,怎么叫得跟水牛穿鼻子的声音一样呢。”
旁边有人也在跟同伴调侃起来:“这声音、还那么白,我还以为是百乐门的花艳红呢。”
“狗屁,明明是赛西施......”
大叫过后的宫崎仿佛耗尽了所有的力气。
他的声音从喉咙深处艰难地挤出,变成了微弱的呻吟。他的眼睛、鼻子、嘴巴同时涌出不同的液体,脸上写满了无尽的恐惧、担忧、羞涩,以及对生命的热切渴望。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门终于被推开,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个躺在地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