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七年,大明的京城上空仿佛笼罩着一层阴霾,让人觉得压抑且沉闷。自土木堡之变后,英宗朱祁镇被俘,代宗朱祁钰登上皇位,这几年间,朝堂之上历经诸多变故,各方势力此消彼长,局势一直颇为微妙。而如今,景泰帝朱祁钰的身体每况愈下,时常卧病在床,这就如同在本就不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整个朝局变得更加波谲云诡,京城的大街小巷虽依旧人来人往,可那百姓们的闲谈中,也时不时透出对这局势的担忧与揣测。
据《明史·景帝本纪》记载:“景泰七年十二月,帝疾大渐,遂不能视朝,中外汹汹,咸怀忧惧,诸臣各有思谋,朝堂暗潮涌动,皆待局势之变也。”这般简短的文字,却清晰地道出了当时景泰帝病重后朝堂内外的紧张状态。皇帝病重,无法上朝理政,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大臣们各自心怀盘算,朝堂之下暗流涌动,都在等待着局势进一步的发展,也由此为这围绕“景泰帝病重与朝局微妙”的故事搭建起了基于史实的框架,让那段充满权谋争斗与变数的历史有了可寻的脉络。
在这京城之中,住着一位名叫沈婉兮的年轻医女,年方十九,生得眉清目秀,气质温婉,一双巧手在医道上颇为灵验。她自幼跟随父亲学医,父亲是位颇有名望的郎中,在京城的医馆坐诊,救治过不少病人。沈婉兮承了父亲的衣钵,对医术钻研颇深,心地善良且聪慧过人,平日里最是看不惯那些仗势欺人的行径,只愿凭自己的医术救死扶伤。本想着在这京城中安稳度日,钻研医术,可命运却偏偏将她卷入了这场因景泰帝病重而引发的朝局风云之中。
这日,沈婉兮如往常一般在医馆中帮忙,整理着药材,听着父亲与一位前来求医的老者闲聊。那老者叹着气说道:“如今这世道啊,皇上龙体欠安,也不知这朝廷往后会如何,咱这平头百姓,就盼着能继续安稳过活呀。”父亲也皱着眉头附和道:“是啊,这朝局一乱,怕是啥事儿都不好说了,但愿圣上能早日康复啊。”沈婉兮在一旁听着,心中也涌起一丝忧虑,虽说自己平日里只顾着治病救人,可这天下的安稳与否,终究是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呀。
没过几日,宫里传来消息,说是景泰帝的病情越发严重了,太医院的御医们日夜守在御前,可仍是不见好转。朝廷为此也焦急万分,不断派人去民间找寻医术高明的大夫,想着或许能有奇方妙药治好皇帝的病。沈婉兮所在的医馆自然也接到了消息,馆主召集了众人,说道:“如今宫里有令,需咱医馆举荐能人去给皇上瞧病,诸位若是有把握的,可毛遂自荐,这也是为朝廷效力的机会呀。”众人面面相觑,这给皇上看病可不是小事,万一治不好,那可是担着天大的风险呢。
沈婉兮心中却想着,医者父母心,既然自己有这一身医术,何不去试试,说不定真能帮上忙呢。她便鼓起勇气对馆主说道:“馆主,小女愿去一试,虽不敢说定能治好皇上的病,但也想尽一份心力。”馆主有些惊讶地看着她,说道:“婉兮啊,你这丫头胆子倒是不小,可这事儿干系重大,你可得想好了呀。”沈婉兮坚定地点点头,说道:“小女想好了,还望馆主成全。”
就这样,沈婉兮在众人担忧的目光中,随着宫里来的人进了宫。一入宫,她便感受到了那紧张压抑的氛围,宫人们脚步匆匆,神色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太医院的几位御医见来了个年轻的医女,眼中不禁露出几分轻视之色,觉得她不过是来凑数的,能有什么本事。
沈婉兮也不在意他人的眼光,随着众人来到了景泰帝的寝宫。只见榻上的皇帝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沈婉兮心中一紧,赶忙上前仔细搭脉,她眉头微皱,心中思索着病症,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了。
几位御医在一旁看着,其中一位忍不住说道:“姑娘年纪轻轻,可看出什么门道来了?莫要不懂装懂,耽误了给皇上治病的时机呀。”沈婉兮抬起头,不卑不亢地说道:“大人,圣上这病乃是积劳成疾,又兼之前忧思过重,气血不畅,脏腑皆有亏损,需得先以调理气血之药缓缓滋养,再观后续变化呀。”几位御医听了,虽觉得她所言有些道理,可还是不太相信她能有什么高见,毕竟他们在太医院多年,经验也是颇为丰富的。
可眼下也没有别的好法子,便决定先按沈婉兮说的方子抓药试试。沈婉兮亲自去太医院的药房挑选药材,她仔细甄别,不放过任何一点瑕疵,那认真的模样,让一旁的药童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药熬好后,喂给景泰帝服下,众人便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过了几日,景泰帝的病情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好转,那几位御医便又开始在一旁冷言冷语起来:“我就说这女娃娃能有什么本事,不过是白白浪费了这些好药材罢了。”沈婉兮却没有气馁,她静下心来,又重新查看了之前的药方,觉得或许是药量和药材的炮制方法还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