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百余名考生齐聚奉天殿,由鸿胪寺官引入,面见了皇帝,行过五拜三叩之礼,便正式开始殿试。 这些题目说是萧怀瑾亲拟的,其实是出自几个考官的手笔。 不多时,殿内便只余考生奋笔疾书,纸卷翻动之声。 殿试一考就是一整天,萧怀瑾又不是主考官,自然不会陪着,她瞅着这乌压压一片学生,心中想的另有其事。 前些日子赵佚透露颜筠在状元楼请宾设宴,她就让高渊帮忙探一探去的都有哪些人,这一探才知,颜筠光是包下二楼和酒菜,加上赠礼的钱就花了超万两白银。 真不错,她一个皇帝整日里省吃俭用,大臣的儿子倒是一掷千金。 她真是等不及要见这群未来的“肱股之臣”了。 除了一甲三名外,得二甲进士出身和三甲同进士出身的考生皇榜,翌日下午便会张贴出去。 在此之前,读卷官正于资政殿给萧怀瑾念卷子。 一甲规定先由考官选出十篇最优秀者,皇帝再从中亲批,择定三篇。 老实说,萧怀瑾有些失望。虽然她知晓这十名考生都是世家们挑选好了送到她面前,也就是说她挑谁为前三名都无关紧要,她本也没有报太大期待。可这些考生的水平实在是…… 倒也不是说不好,只是她每日里接触的是什么人?莫归鸿、赵长文、六部的尚书、侍郎、九寺五监的官员,这些人要么已是名士大儒,要么当年也都是科举考上来的,还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几百字的奏折都能被他们写得简明扼要、文采斐然。 看惯了那些人写的东西,再来看这些学生的文章,多少显得稚嫩了些。 题目明明问的是国政相关,大部分人就是一通吹捧,把她夸的是天上有,地上无。也有几个大约是想要走针砭时弊的路子,可惜萧怀瑾一看就知其眼高手低,只懂纸上谈兵。 但青涩归青涩,还是有些个人的作品颇有亮点的。 譬如有一个虽然也是奉承恭维那一套,可单论文采在考生中可以说是一骑绝尘,那文章真是摛文掞藻,辞趣翩翩,凤采鸾章,云霞满纸,萧怀瑾想不注意都难。 有一个文采次一点,既没有一味夸赞她的功绩,也没有牵强附会来彰显他的忧国忧民,行文放诞不羁,风流恣意,竟有几分江湖侠气。 有一个则较为务实,是难得的,对于百姓民生较为了解的考生,遣词造句清新质朴,不算出挑,但胜在提出了利国利民且切实可行的建议。 还有一个给萧怀瑾的感觉和莫景之很像,论起美好愿景说的头头是道,恨不得把大齐建成为一个太平极乐世界,可也只空有愿景。 萧怀瑾没有太多犹豫便点出了三人来。这三人明日传胪典礼上才会正式公布。 所以虽然一甲不在今日皇榜中,但人选已经定了下来。 正是宋珏、尹彰和莫弁星三人。而状元热门薛珩羽,此次不过二甲第三。 这下尹彰的风头一跃成为最高的,毕竟会试时他仅次于薛珩羽。但他始终老神在在地否定这种传言,笃定了自己做不了头名。 而确实也如他所料。 传胪典礼上,鸿胪寺官员的唱名声浪涛一般,从大殿开始,一浪推着一浪,传到所有新进进士的耳边,久久不散。 状元宋珏,榜眼尹彰,探花莫弁星。 宋珏接过递上来的状元冠服,走在最前头,踩着白玉阶,背影挺拔,步履稳健,第一次踏入了金碧辉煌的太极宫宣政殿。 一甲三人同列分站,共行跪拜之礼。 “抬起头来。”他听见坐在上首的年轻帝王的命令之声。 萧怀瑾觉得赏心悦目。科举选拔,仪容也是重要标准,是故能突破重重试验,站在这里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眉清目秀的,其中又以莫弁星风华最盛。 点他为探花,倒也名副其实。 但她实在没有什么好对他说的,莫归鸿的长子,莫家未来的家主,知道这个就够了。 榜眼尹彰二三十岁,一副风雅文士模样。江北尹家在前朝还算是有头有脸,改朝换代后便没落了,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名望摆在那里,加上尹彰此次高中,尹家未必不能复兴。 最叫她感兴趣的,还是要数宋珏。 “宋珏,”萧怀瑾轻轻念起他的名字,在唇齿间细细品味一番,“珏,美玉也。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她看着他笑,“配宋卿真是再合适不过。” 宋珏这边才谢恩,萧怀瑾便接着开口。 “宋卿是江陵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