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娘娘……”曲司乐追上卫令姿。 卫令姿走在最前头,一路上见到了好几个慌不择路的宫人。 “陛下极尊先太后娘娘,逢生忌死祭皆进素食,国丧后第一道旨意就是照魏孝文帝例为先太后再守三年丧。” “初时有官员于国丧时宴乐,被陛下革职落罪,后来又有臣子进言建议陛下为子嗣计充盈后宫,陛下二话没说便以不敬先太后之名将其贬谪流放。” “这几年,不时有自恃美貌的侍女使手段意图迷惑陛下,都被陛下以扰乱丧制为名下令杖杀,娘娘入宫以前陛下后宫无人便是此故,如今新进宫的侍女尚仪局教的第一件事便是不得行魅惑之事。” “先太后诸事,陛下都十分上心。奉泰宫内室摆设皆如先太后在时,就连修葺奉泰宫的图纸都是陛下亲自选定,如今宫檐塌祸,陛下必定十分难过。” 曲司乐语速极快,尽量用最简单的话术向卫令姿梳理此事。 先太后同萧彻之间的祖孙之情卫令姿也算知道一些。 先太后每年送进梁宫一个平安福袋,为他得一生机,扳倒萧律。也是因先太后国丧,萧彻才得以归国。 可以说,没有先太后就不会有今日的萧彻。 她此刻思绪翻飞,不知不觉就到了奉泰宫。 奉泰宫外的宫道上跪满了臣子,走过他们身边时还能闻到弥漫在空气中的酒气。立于宫门处,入眼便是奉泰宫一侧支柱断裂倒在檐下,西南角的宫檐没了支撑塌落在地,还砸碎了檐下放养的几盆铃兰。 节日的喜庆氛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奉泰宫中的一片狼藉和笼罩于宫苑上方众人的战战兢兢。 命妇们自觉跪在自家夫君边上,卫令姿放慢步子,迈进宫院之中。从院中望去,远远可见一身龙团玄袍的男子深跪于画像前,如同雕塑一般背对众人良久不动。 一国之君跪着,便没有人敢站着。 常年随侍萧彻的王密跪在院中,在萧彻近处的另有两个紫袍官身的中年男子。她在先梁时见过姜沉,一眼便认了出来。另一个能入先太后的宫厅面跪其画像的,想来必是另一姜姓高位之人——姜汲。 卫令姿在萧彻边上找了个位置跪下,从她的角度俯下头去恰可隐约窥见近处三人的动作。 与萧彻靠得近了,可以闻到萧彻身上的酒气甚重。 时间越久,四周越安静,空气也似越凝固住,久到她都要以为萧彻已经醉了过去。 “舅舅。”不知过了多久,卫令姿终于听到萧彻的声音,是压抑哀痛的声音。 萧彻一开口,姜汲就往前跪腾了步子到了他跟前,看向他:“臣在。” “朕是否应该下罪己诏?”萧彻的声音随夜色穿过众人耳边,带着强忍难抑的自责。 姜汲惊愕,随即额头重重扣到地板:“臣惶恐!陛下勤政爱民,守疆拓土,功及社稷,何至要下罪己诏?” 萧彻伸手搀扶起姜汲双臂:“舅舅,祖母病重缠身之际朕都不能侍奉左右,还让祖母远在千里为朕所累,日日担心忧虑,朕实在不孝。今日宫门灾祸,莫不是上天对朕示警?” “陛下以孙儿之身为先太后做赋扶灵,不顾帝王之尊守丧自持,此番孝心天地可见,绝无上天示警之说呀。”姜汲语重心长地宽慰。 随后萧彻置于姜汲臂下的双手一刻未松,眸中隐隐泪光闪烁:“朕不自省,唯恐上天降罪,牵连国运……” “上天警示当有幻日血月为兆,大周如今海晏河清,蒸蒸日上,一派清明皆仰赖陛下圣威。门灾之事实与陛下国运无关,请陛下心安神泰,勿受其扰。”这次说话的是姜沉,他的声音卫令姿还有印象。 沉默之后,萧彻最终将沉痛的目光放到了先太后的画像上:“可朕除了责怪自身,下诏罪己,实是不知该怪罪何人了……” “陛下,此事之过自然是修葺宫殿的工匠做工搪塞,行事马虎,才致如此。”宫厅外间,不知何人说了一句。 接着,就听到萧彻一声悲叹:“修葺之事须臾三年便横生变故,不知是否是朕行事疏漏,令皇祖母对朕放心不下。” 此言落到臣子们耳里,令众人大气都不敢喘。 “三年引祸,民间瓦舍之工也不至于此。”说话之人意有所指。他置身众臣身前,左右是大小关氏。 该是谨王萧循。 “宫中土木修建之事,皆由工部之下的工部司负责,工部验收之时敷衍无从推诿,也该负起责任。”谨王话音刚落,穿着户部官服的一人便跟着道。 历朝户部与工部都会因土地之事争论纠缠,互不咬弦也不是秘闻。